光明日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增强“对话性”

作者:李晓禺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大学语文对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价值观的引领、文化自信的树立等方面有润物细无声的优势,这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由于大学语文所选篇目与中小学语文有一定的重合性、连续性,部分大一新生面对大学语文有“似曾相识”“不过如此”之感,甚至将大学语文调侃为“高四”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也与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以及具体的教法、教学评价有关。从教师层面来讲,要改变这种现状,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的“对话性”。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在选文方面有重合性、连续性,但课程要求有差异性。中小学语文学习主要以基础性、技术性训练为主,大学语文则以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品格、境界为主。有学者指出,基础教育“语文”的“文”是文字和文章,大学“语文”的“文”是文化。尽管这种说法略显机械,但也基本指出了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的差异性。出现所谓“高四”语文论,也因为部分老师在讲授过程中没有凸显出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的差异性,未能在差异性基础上将“对话性”作为授课的逻辑起点,仍按照自己中小学时代的学习习惯或大学专业学术研究的方式去讲授大学语文。如果大学语文还止步于“字词句章”或“进阶”于所谓“高端”“专业性”学术探讨,显然是忽略了“差异性”和“对话性”。特别是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引发语文基础教育的重大变化,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将语文核心素养与“课程育人功能”相结合。新课标语文教材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的结构化课程设置,更加注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学科学习”等学习任务群。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学语文已经“大学”化。大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关注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的差异性以及课标新变化,在授课过程中突出“差异性”,与中小学已形成的知识模型、思维模式“对话”,从狭义“文学”向广义“人学”扩容,真正发挥大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优势。

大学语文与当下现实的“对话性”。目前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一般包含先秦诸子、秦汉史赋、唐宋诗词、明清戏曲小说、现当代文学名篇、外国经典等,涵盖了文史哲等人文知识精华。这些篇目大多以“文学史”顺序或“主题单元”“文体类型”等方式组织编排,但选文多以中国古代经典为主,“中文专业”的特征也较为明显。如何将古代经典与当下现实进行深刻对话,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经典,其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回应或参与当代价值重建。儒家“修齐治平”思想如何回应当下世界格局变革以及价值观多元化等新问题?“大道无为”的道家思想如何回应当下热议的“鸡娃”“内卷”“躺平”等话题?古典“文以载道”观如何面对当下的“爽文小说”?这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深厚的学养,更需要具备对当下现实生活的穿透力和判断力,需要正确的大历史观。这既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优势,也是授课时的难点。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文学可以“兴观群怨”,文学所具有的“熏浸刺提”功用,可以有效地实现理论的内在化。文学不仅可以弥合所谓情与理的裂隙,也可以直抵人的灵魂,这是文学的独特优势。教师也只有把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全部投入到作品当中,才能更好地与经典对话,才能有效解读作品所要传达的人生经验与思考。也只有如此,才能通过经典切实地和当下现实对话,和学生对话,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大学语文与中外文明的“对话性”。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特点具有“古今中外”的覆盖性、包容性。在对话、碰撞中如何阐释与讲述中外经典就成了一个问题,这不仅是方法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关涉文化立场、文化自信的根本性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在中国文学研究界备受推崇,不少学者“言必称希腊”。但西方文论在中国文学研究实践当中的“有效性”相当有限,其弊端也是有目共睹。前些年文学界有关中国文论话语“失语症”以及“强制阐释”的大讨论,就是这一问题的反映。近年来,打造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引起广泛讨论,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中国话语体系应如何打造?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具体到大学语文课堂而言,就是如何讲述这些中外经典的问题,这背后不仅是文学话语逻辑的起点、角度问题,更是涉及文化自信和话语权的根本性问题。比如面对人类永恒的文学主题——爱情,中西方文学有着迥异的艺术风格,不同的结构模式与爱情观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及文化传统,老师在讲授这些经典时要坚持古与今、中与外的“对话性”,在“对话”中讲述中国故事、呈现中国元素,在“对话”中丰富学生对于爱情、性别文化以及中西文化差异性的理解维度。文学是文化、文明的重要载体。全球化时代,我们要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古今中外文学、文明融通的基础上平等对话,在“对话”中更多地融入中外文学、文明交流史,辨析其互鉴性;也只有在中外文明“对话”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人文情怀、批判思维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