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一、中心概况


 发挥百年师范底蕴,建设思政育人强校。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校于金源文化肇兴之地,具有百年办学历史,享有“千年文脉、百年学府”美誉。以何延川为代表的红色革命精神衍生于兴校之中,在百年的文化传承和革命精神赓续中铸就了不可复制、无法移植的文化育人特质。


 2020年12月28日,学校依托教务处成立了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办公地点设在学校海书阁。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投入专项经费、划拨工作场所、配强教研人员。


 学校规模虽小,文化自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生间,情感融洽,神采焕然;网络中,言语规范,秩序井然;课堂上,教学相长,道趣盎然。


 二、建设举措


 实施“12334”工程,形成独特职教文化。


 培育1种特色文化:即特色鲜明的哈科职教文化。构建2个学术平台:即依托省社科联批准的“哈科职院高校社科联”,与农垦职院等5所省内高水平兄弟院校协作,共同打造“职教文化”学术平台;与省龙江剧院、哈尔滨学院共建“龙江剧文化传承平台”,并牵头创建省级学术交流基地,厚植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施3项强校战略:即政治建校、质量立校、文化育校。畅通3条建设路径:即思政+为引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文化+为保障的建设路径。补强4类成果弱区:即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补强优秀教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生国赛奖励、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4类成果弱区。


 三、组织架构


 坚持党委领导,构建大思政格局。


 学校党委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以立德树人的政治站位和铸魂育人的使命担当,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党建考核,校院两级绩效考评和教师评优评先内容,推动课程思政全面铺开。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管理不断规范、运行逐步科学,从领导责任、机制建设、体系构建、课程培育、队伍协同、育人平台等六大方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构建了以“课程思政+”为模式的纵向贯通组织架构;搭建一支专兼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学校管理和服务两支队伍,形成横向联动机制;整合党建团队、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力量,同频共振,协同并进推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心共有成员21人,覆盖学校组宣部、教务处、马院、科研处、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为宁凯副校长,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一直专注于大学文化自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建设“职教文化之旅”课程思政平台。近年来,主持研究省级项目4项,并在“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下,出版著作《新时代大学的文化自信教育》。围绕大学文化使命的科学内涵、大学文化使命的实现途径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撰写论文多篇,其中3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研究成果被中国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教育部门户网站、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黑龙江省教育厅官网等多家重要网站转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


 四、运行机制


 做好顶层设计,聚焦主体责任


 中心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路线图,明确总体目标,分解具体目标,压实建设责任。打破机制壁垒,实施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学科教师间沟通交流机制,制定教研、培训、奖惩等制度,初步构建了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框架。实施课程思政“一把手”工程,落实党委书记全面负责,二级学院党支部书记推动主体、教师育人主体三级主体责任制。在机制、政策、组织、资源和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以解决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为目标,发挥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引领作用,完成中心各项工作任务;突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优势,在学校教学、科研等各个层面进行分类指导,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坚持学生中心,围绕学生发展完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


 五、建设成果


 创新建设模式,共绘铸魂育人同心圆。


 组织改革推进,培育名优选树。按照“全面覆盖 分类指导”理念,中心坚持示范与普及一手抓。建立课程思政研讨和公开示范课制度,推进课程思政入及人才培养方案、入课程标准、入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思政100覆盖。完成评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开展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评比活动3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立项校级教改课题30项,培育立项省级课题4项。抓好教师实施主体,以“课程思政研究工作坊”,开展多种形式课程思政培训,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现培育成省级课程思政名师1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荣获省首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三等奖2项,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项,对省域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有一定借鉴和引领作用。第二,创新建设模式,活跃教学资源。成功探索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实施模式和创新“党建+”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出版了《网页设计与应用》等十余本具有丰富思政元素的一体化新形态教材。借助“互联网+”新技术,通过实践教学、情境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重构教学空间,实施做强“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体、以何延川精神为契入点”的校本课程思政;广泛利用校内外育人基地、校企合作实践平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实现点上开花、面上收获的良好效果,带动了一批红色资源建设和校本课程建设。第三,搭建协同平台,共绘铸魂育人同心圆。中心结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创新团队、精品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库等项目,整体推进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建设。建设了数字化“哈科技课程思政工作坊”平台,建成网络教学课程279门,其中有188 门“课程思政”课程。建成1门省级、1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了专业教学资源库25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4 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9门。充分利用高职高专校长联谊会、哈尔滨现代服务职教集团、省市职业教育活动周以及各种培训交流推广共享课程思政优质资源,使用量突破10000人次。中心以具时代感、更具亲和力的方式和丰富优质的资源,实现省域校际共学、共建、共享,共筑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学校坚持课程思政3年全覆盖、有特色、有梯度、不断线,积极打造“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示范微课堂”四位一体的思政课程群。整体推进“有谋划”、提升能力“有办法”、典型引路“有标杆”、集中建设一批典型示范课,汇编典型案例,提升课程建设效果,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由部分实践转向全面推进。展望未来,研究中心将在学校每年200万的经费支持下,持续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打造精良师资队伍、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大幅提高课程育人水平。“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学校将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全校之力,集全校智慧,确保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努力将哈科职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打造成具有独特文化气质的国内知名的品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