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一)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构建出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专业课等多门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的课程育人体系。课程思政是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途径,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大学各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的重要方式,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责任。

 

课程思政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益探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要树立协同性思维,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段话的提出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则明确了课程思政未来建设的重点。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每一门课都应该求真、触情、传递价值,不仅要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其“精神成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没有正确导向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导致传道与授业、解惑不能合一,教书与育人成为“两张皮”。要运用好课程建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进一步勾勒了课程思政的发展目标。高校课程的教学体系要体现思政课程育人元素,各门课都上出“思政味道”,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育人担”,形成全员、全课程、全方位体系,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同频共振,通过课堂主渠道展现教书育人的内涵。因此,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是“课程”。没有优质的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要依据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的规律,切实优化课程设计,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践行提供坚实基础。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比如,高校的教学理念尚未正确认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重耍关系;在教师教学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制度设计层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学科合作机制有待健全;关于课程思政的管理机制也仍需进一步完善碟因此,正确分析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是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能够同向同行建设的重要起点。

 

一、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育环境面临的挑战

 

当前,课程思政在各高校如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但从整体看,各高校还存在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课程思政理念还没有在所有高校落地生根,不少高校的教师甚至职能部门负贡人还存在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充分、研究不深入、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迫切需要从立德树人高度,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推进,推动认识再深化,实践再出发,深耕厚植,持续发力。

 

1.课程思政建设理念有待加强

 

课程思政概念明确出现是在2014年之后,它通过依托课程载体,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有如下特点:第一,“课程思政”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至所有课程,使各学科各专业协同育人;第二,课程思政需要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相融合,体现价值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第三,课程思政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正处于起步发展时期,课程育人的观念还未能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领导者的充分重视。部分学校办学理念、制度安排及相关评价机制的欠缺,导致了管理部门和专业课教师缺乏对思政课的认同,阻碍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第一,在教育理念上,部分高校仍存在重教书而轻育人的观念。由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同,多数学校更多地关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工作。在如今这个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的时代,学生的思想观念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言论的影响。不同价值观的冲击,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给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第二,在教学理念中,尚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在部分学校的领导和专业课教师看来,价值引领是思政课的任务和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专业课程负责的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他们认为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才是根本,是学生安身立命的重中之重,甚至认为思政课的开设挤占了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时间,应该压缩思政课教学时间。此外,多数高校在科研政策和人才培养方面,重专业课程师资而忽视思政课程师资。在科研奖励和职称评审上,以专业课程教师为本,思政课教师不仅得不到垂青,甚至被边缘化;在人才引进和进修培训方面,思政课教师未被足够重视甚至被忽视。

 

第三,在执行理念中,尽管课程思政已深入人心,但在具体实践执行中与标准仍存在差距。在实际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其重要性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重专业教学轻思政课教学,表现为思政课教学安排的边缘化和教学工作量的“打折”。教学安排的边缘化,主要是思政课教学时间安排的非中心取向,思政课主要安排在下午、晚上和周末,黄金时间则留给了专业课;在教学工作量计算方面,计算学生基数时高于专业课程,且重复课程被“打折”计算,“打折”计算后的工作量甚至少于实际付出的劳动量。

 

事实上,高校兼具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的双重职能。要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因此,学校必须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破解专业课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为此,高校要将人才培养置于中心位置,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内容体系等相关工作体系。高校在人才培养的顶层理念设计中,要统筹做好各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建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丰富学识,塑造品格,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顶层设计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能够同向同行的重要保障。高校课程思政旨在建设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这是一项大工程,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非常重要。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做好,有利于为课程思政的整体建设提供大的方向和完整的制度保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完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践行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党政领导要担起主体责任,深入课程思政建设一线指导。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主动建立管理机制、践行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尤其是监督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有助于避免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走过场的情况。人事部门要建立激励机制,对于主动加入课程思政建设,并且为之作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使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

 

要完善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包括建立上下联动的引导机制、互利共享的工作合作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等,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重要环节。

 

一是学校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强化课程思政的发展理念,将育人理念内化为学校育人的自觉意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共识;强化认知与行为的对接,养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是健全保障机制,聚合优质资源,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加速共享资源集成化,其中包括优质课程资源、教学精品资源和育人资源的共享。

 

三是创新教学平台,搭建新媒体多元化平台,以新媒体为技术基础,积极探索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畅通信息传送渠道,促成思想政治教育高效化。

 

四是培育校园文化,积极培育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高校教师的获得感,自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者和传播者,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3.课程思政的其他机制有待健全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测定教育效果、反馈教育成绩与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与有力杠杆,它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评价机制则是教学评价的具象化表现。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可以充分了解教育工作价值的大小,克服教学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问题,进而及时有效地化解风险,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增强教育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实效性。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成部分,相关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还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化与科学化。然而,在当前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缺乏相应的专门针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机制。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上下联动的引导机制。经过调查研究及查阅资料,我们发现,目前除了上海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起步较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外,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仍处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起步阶段。虽然上海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毕竟不同高校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仍需要在探索中前行。不可否认的是,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作为新生事物在探索过程中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存在评价体系但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事实上,制度保障和考核评价的“风向标”对于完成课程思政的改革任务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个“风向标”,课程思政建设可能会演变成“喊口号”式的教学改革,建议加快以下制度建设:第一,应建立由教务部门牵头、思政教学部门协助、教学质量监控部门评价的课程思政领导机制和考核机制;第二,应完善协同管理机制,党政部门负责统一协调,教务部门负责统筹教育教学资源,人事部门负责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各部门互相配合,协调推进;第三,应建立党委负责制,发挥党委对课程思政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二是缺乏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虽然部分院校成立了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指导中心和由各专业课程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但二者的合作还只是表面上的,仅通过参加座谈会或联席会议的形式开展交流,未能形成实质上的协同效应。建议建立协同备课制度,在通识教育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定期开展同向同行的协同备课,促进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参与。此外,也可针对专业课教师对自己立德树人的教学定位不明等困境,建立责任落实制度,在教师中明确“一手抓专业课教学、一手抓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岗双责”,形成一套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责任落实制度。

 

三是缺乏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评价体系,导致专业课教师很迷茫,课程思政到底要建设成什么样子,不知何去何从。很多高校对专业考核机制中缺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过程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课程思政纳入专业课程教育既没有将其列入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也没有作为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的一个衡量指标,这会导致专业课教师从思想和行动上不够重视课程思政,导致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走过场,没有落到实处。建议建立课程思政的质量评价专项制度,将立德树人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规程、教学质量和绩效考核之中。在考核和激励机制上需要高校制定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制度和文件,明确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具体做法和要求,合理分工,在学校内推荐课程思政育人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在职称晋升和年终考核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促进课程思政工作的落实。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建立课程思政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评估标准、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以促进课程思政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课程评价标准(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的制定中将价值引领或者育德功能设置为重要的观测点,推动课程思政理念落地生根。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纲要》要求: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在各类考核评估评价工作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落细落实。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作用,研究制定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双高计划”评价、高校或院系教学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

 

因此,各高校无论在课程建设还是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都要注重有意识地将价值引领和素质提升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并通过一系列教学建设、运行管理和制度保障等环节将这种理念落到实处,这是走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困境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