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二)

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师面临的挑战

 

“教师是教育教学核心中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课程思政的建设,关键都在教师。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切实承载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马克思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首先自身要不断学习、全面进步。新时代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着力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心在各个院系,为此,各个院系(部)要提高站位,建立起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同向同行、持续改进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对于专业课程教师而言,在科学制定符合本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系列培训和政策保障使教师树立“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同等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重新调整和确立思维和行动范式,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和脱节之处,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教师层面为例,不论是专业课老师还是思政课老师,常常因课程学时短、任务重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分教师在课时安排和评职定级等方面无法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也有部分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缺少主动性,这也制约了工作合力的形成;在管理层面,资源配置、职能分配比较分散,导致部门、学院以及学科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工作效率低下。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思想上存在误区

 

要想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影响作用也更大,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了解、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规律和话语,以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原则和要求内化到专业课的设计与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建设,都要靠教师去落实,这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人意识和较强育人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确保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人才资源保障。为此,高校一直强调对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的培养。资料显示,92%的学校每年都进行校本培训、新上岗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和专业负责人培训,每年派10%的教师到国外进行高等教育培训等。很多学校每年通过举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以及教学竞赛等多种措施,切实增强教师的素养意识、育人意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每年专门设置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项课题,增强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部分学校还整合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以此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总体来说,几乎大部分专业课教师都接受过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对立德树人认识水平不高,对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认识不足,造成了许多专业课教师缺乏课程育人的意识,育人责任淡薄,育人能力欠缺。因此,我们也要看到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课程思政态度不明确。在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上部分专业课教师还未在思想上实现根本转变,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正确态度,往往是将其作为一项不得不开展的工作,致使课程思政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现阶段,许多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更多的只有“传道”的教学任务,而对“解惑”等能够塑造学生价值观的教学目的稍显欠缺。一方面,他们主观上认为,自己是专业课老师,只需教授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任务,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部分学校的专业课教师认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是基于客观的理论实际,没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这也影响了专业课教师在育人功能价值上的发挥。这一理念直接使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会因为教学任务繁重、课堂时间有限等,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却忽略了价值引领并且由于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教师缺乏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使得课程思政建设无法顺利进行,最终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其中“各类课程”不仅包括思政课,还包括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不管是专业课还是思政课,都应该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去。具体而言,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

 

二是理论素养存在短板。即使教师们端正了对课程思政的态度,但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发展环境等主客观的原因,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政治敏感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技巧方面仍存在短板,如何精准把握自己所教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无痕地嵌入专业知识教育中而不破坏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这也是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让多数专业课教师迷茫的地方。在未来的教学中,各学科教师将以思政教育工作为纽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科、综合素养学问中获取思想源泉、学术支持和文化元素。高校应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师德师风培训和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此外,专业课教师可以依托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对其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职业伦理、工程伦理、医学人文教育等专题培训。专业课教师还要与思政课教师共享资源,互通信息,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其中不仅强调了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也对广大教师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在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上,提倡“支持各地各高校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分区域、分学科专业领域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在各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欠缺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其实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所有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和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教学方法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也无法顺利推进。因此,必须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依据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规律,切实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就当前课程思政发展现状而言,由于教师对自己在课程思政中的定位不清,因而有知识储备的教师也因为不熟悉思政课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思政元素,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以一味地“填鸭式”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单一的知识讲解,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专业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效率较低,专业课教学没有结合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没有挖掘身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用身边事身边人感染学生,让学生直面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和对待社会问题。反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将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灌输并内化为学生的动机和意识,然后再由学生将这些意识外化为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价值转换过程。

 

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不仅要尊重课程建设规律,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更需要革新教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即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这是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从而不断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论,同时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教学内容要融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意趣,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二是不同专业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较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有的学者指出,现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深入度和时代性不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然而,目前的情况是,部分学校的课程内容暂没有根据具体专业进行不同的处理,课程思政变成某门课程与思政课的简单相加,课堂上流于“大道理”“喊口号”“陈词滥调”,与时事热点联系不够,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效果很差。课程思政需要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相融合,体现价值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然而现实状况却是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所学专业知之甚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致满足于形式上完成任务,未能密切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实际和个体思想差异开展工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够强、效果欠佳。唯有因材施教,对适合进行课程思政的专业课“量身定制”其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着力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充分发挥专业课的协同育人的功能,才能形成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倍增效应。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进一步强调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

 

此外,也可以通过建立教学资源整合制度,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鼓励支持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建立新的课程标准、教学规程、课程方案,集中优秀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库、教材、试题库、实践项目、实践基地等,将“思政”资源与专业资源转换为加速二者同行的教学资源。

 

三是课程思政教学平台短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课堂上“低头族”越来越多,教师讲课,他们充耳不闻,遇到点名提问,直接上网搜索答案,不要说思政课难上,就是关系学生未来就业的专业课,同样面临这种情况。要用教学乐趣来吸引学生注意,必须改进教学方式,营造全新的课堂氛围,而这一切都必须从激发学生兴趣,变低头为抬头、变被动为主动开始。课程思政建设同教学改革一样,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上,合理利用网络,多渠道建设思政教学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因地制宜,走出校园,与本地的纪念馆、博物馆、红色资源等共同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地。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新闻实务大讲堂”等系列讲堂,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等,拓展教学平台,丰富学生视野,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引下,加快育人目标的实现。通过优质课堂建设、重点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等,并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素质提升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测点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供保障。

 

从教学方法总体原则上看,课程思政要以思政课程“八个相统一”的教学方,法论作为指导,充分发掘各门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深入探究课程教学中如何实现这八个统一,制定教学大纲,明确教学方向,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增强育人自觉性,切实做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加积极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3.专业谓教师谓程思政能力不足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关键在于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首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教学定位不同,给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带来困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它们两者息息相关,均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始终,其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虐尽管如此,对两者又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前者主要指的是国家为实现思政教育目标而专门开设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理论性和计划性。后者则更多地体现在一种课程观、一种教学理念中,考虑的是如何把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等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去,实现的是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推进,同向而行,进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但专业课程具有渗透性、灵活性等特征,因此要发挥专业课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优势,强调执行课程思政工作任务,这能有效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教学各个方位,形成合力育人局面。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系统全面,思政课教师是经过正规专业教育,而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设计等各项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如何做到在保证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思想教育内容不重复,内容系统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这对于专业课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此,合理的方法是搭建跨学科的公共平台,建立同时包容规范性学科和知识性学科的课程,形成两类不同教师的联盟,争取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

 

其次,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结合的纽带作用发挥存在难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如果交流沟通不够,就不能做到共享学情信息、共谋育人策略。课程思政最终要通过教师这一关键主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对每一位课程教师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课知识,更要掌握每门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要处理好“知”与“德”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人才培养辩证法”中,蕴含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德”与“知”之间的辩证关系,“知”要有助于“德”的认识,“知”要服务于“德”的养成,因为“德”才是真知。“德”不只是品行和道德,对“德”的片面认识自然会妨碍课程思政的实践,每一位教师要从更广阔的领域认识“德”、“德”不仅仅体现着“公德”与“私德”,更在深层次体现着“大德”——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切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最终归宿,都是为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而认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实际上也是为了更深刻地认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如同进化论催生了历史哲学一般,一切人类知识的有益成果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社会。因此,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深刻地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的目的,把握好“人才培养辩证法”,掌握“德”与“知”的辩证关系,有效防止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

 

最后,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不同教学目标是影响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重要原因。专业知识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求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真善美”的统一。因此,知识领域的“真”如何融入“善与美”,成为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新时代,随着我国逐步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整个社会凝心聚力根本内核的位置日益凸显,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专业课“求真”的全过程,将成为课程思政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简单地回溯价值追求与知识探索之间在人类萌芽时期就已存在的精神纽带,只能作为一个实践领域的基本出发点,而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能够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回溯各个知识体系的初心,切实做到从人文主义关怀的角度看待科学知识,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自的教学过程中去。

 

课程思政属性决定了它不应是个别课程的“盆景”“独角戏”“小组唱”,而应是所有课程的“风景”“大合唱”,高校及院系要做好统筹设计,结合专业特色,加强全员教研,实现共同成长。解决好上述问题,需要在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同时,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课堂育人合力。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课程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建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分配、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估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不能只是机械地执行“规定动作”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配套“自选动作”,才能让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紧密,也更能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要通过挖掘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使高校思想政治埋论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同构共建、协同合作,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指明了方向。《纲要》对不同类型课程应如何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公共基础课程。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类课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美育教学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实践类课程。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忠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类课程,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总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佶念,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要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多方面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要把教书育人国德树人的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